ASTM A210 & ASME SA-210 鍋爐和過熱器用中碳鋼無縫鋼管
標準解析 及 PDF 標準文件 下載
以下是根據ASTM A210/ASME SA-210標準撰寫的技術文章,涵蓋標準核心規定、生產關鍵環節及熱處理注意事項:
ASTM A210/ASME SA-210鍋爐和過熱器用中碳鋼無縫鋼管標準解析
?文號:?? ASTM A210/A210M-19(最新版)
?適用范圍:?? 鍋爐管、過熱器管、安全端(非鍛焊)、拱管及拉撐管(文檔1第1.1條)
一、標準核心規定
1. ?材料與等級?
項目 | Grade A-1 | Grade C |
---|---|---|
?碳含量? | ≤0.27% | ≤0.35% |
?錳含量? | ≤0.93% | 0.29%-1.06% |
?硬度上限? | 79 HRBW / 143 HBW | 89 HRBW / 179 HBW |
?抗拉強度? | ≥415 MPa | ≥485 MPa |
?屈服強度? | ≥255 MPa | ≥275 MPa |
注:硅含量均≥0.10%,磷硫均≤0.035%(文檔2表1)
2. ?尺寸與公差?
- ?外徑范圍:?? 12.7–127 mm(1/2"–5")
- ?壁厚范圍:?? 0.9–12.7 mm(0.035"–0.500")
- ?壁厚公差:?? 按A450/A450M執行,熱軋管允許±10%偏差(文檔3第9.1條)
- ?特殊限制:?? 內徑<3.2 mm或壁厚<0.4 mm的管材不考核力學性能?(文檔1第1.3條)
3. ?關鍵試驗要求?
試驗類型 | 執行標準 | 接受準則 |
---|---|---|
壓扁試驗 | A450/A450M Annex A2 | 無裂紋(C級小口徑管6/12點裂紋豁免) |
擴口試驗 | 60°錐角工具擴張 | 擴徑率達標無開裂(文檔3第21.1條) |
無損檢測 | E213(超聲)/E309(渦流) | 可替代水壓試驗(需買方同意) |
二、生產關鍵控制環節
1. ?制造工藝選擇?
- ?熱軋管(Hot-finished):?? 可不熱處理,成本低但尺寸精度較低
- ?冷軋管(Cold-finished):?? 必須熱處理,尺寸精度高,適合精密鍋爐部件(文檔1第5.2條)
訂單中必須明確工藝選擇(文檔2第3.1.4條)
2. ?表面處理要求?
- 酸洗(Pickling)或噴丸(Shot blasting)?需在訂單中書面指定?(文檔2第7.1條)
- 表面缺陷打磨深度不得超過壁厚公差下限?(文檔3第13.1條)
3. ?批號管理規范?
三、熱處理專項要求
1. ?冷軋管強制熱處理?(文檔1第6.1條)
工藝類型 | 適用場景 | 關鍵參數 |
---|---|---|
?亞臨界退火? | 保留加工硬化 | 溫度低于Ac1點 |
?完全退火? | 消除應力+軟化組織 | 緩慢冷卻至500℃以下 |
?正火? | 細化晶粒提升強度 | 空冷,溫度≥900℃ |
2. ?熱處理后驗證?
- ?硬度測試:?? 每批抽2根管,按等級限值判定(文檔1第12.4條)
- ?金相組織:?? 需無過燒、脫碳現象(引用A450/A450M通用要求)
注意:2019版起硬度單位強制使用HRBW/HBW?(文檔2第11.1條)
3. ?返工限制?
- 最多允許2次重新熱處理?(文檔3第16.1條)
- 返工后需全項目復檢,包括壓扁/擴口試驗
四、特殊應用注意事項
-
?ISO鍋爐合規性?:
用于ISO鍋爐結構時,?需疊加ASTM A520要求?(文檔1第1.4條) -
?安全端限制?:
禁止使用鍛焊(Forge Welding)連接(文檔1 Note 1) -
?標記追溯?:
- 管體需標注熱軋/冷軋狀態?(文檔1第14.1條)
- 建議補充條形碼系統?(文檔2第14.2條)
結論
ASTM A210/SA-210的核心在于中碳鋼成分控制+冷軋管熱處理強制要求。生產過程需重點關注:
- 訂單明確工藝路線(熱軋/冷軋)及表面處理要求;
- 冷軋管熱處理工藝選擇直接影響最終性能;
- 新版本硬度單位(HRBW/HBW)的檢測設備升級必要性。
?符合性提示:?? 最新版A210/A210M-19已取代SA-210M-95,建議以2019版為基準執行。
兩個鋼號:Grade A-1& Grade C 分別對應 中國標準什么鋼號?
根據ASTM A210/SA-210標準中 ?Grade A-1? 和 ?Grade C? 的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及用途,其對應中國標準鋼號及關鍵對比如下:
一、Grade A-1 對應中國鋼號:?20G(GB 5310)??
?對照依據?
參數 | ASTM A210 Grade A-1 | GB 5310 20G |
---|---|---|
?C (max)?? | 0.27% | 0.17–0.24% |
?Mn? | ≤0.93% | 0.35–0.65% |
?Si (min)?? | 0.10% | ≥0.20% |
?抗拉強度? | ≥415 MPa | ≥410 MPa |
?屈服強度? | ≥255 MPa | ≥245 MPa |
?主要用途? | 鍋爐管、過熱器管 | 鍋爐及壓力容器用管 |
?注?:20G是《高壓鍋爐用無縫鋼管》(GB 5310)的經典碳鋼牌號,適用于工作溫度≤450℃的鍋爐部件。
二、Grade C 對應中國鋼號:?15CrMoG(GB/T 5310)??
?對照依據?
參數 | ASTM A210 Grade C | GB/T 5310 15CrMoG |
---|---|---|
?C (max)?? | 0.35% | 0.12–0.18% |
?Mn? | 0.29–1.06% | 0.40–0.70% |
?Cr? | - | 0.80–1.20% |
?Mo? | - | 0.45–0.60% |
?硬度上限? | 179 HBW | ≤179 HBW |
?抗拉強度? | ≥485 MPa | ≥440 MPa |
?主要用途? | 高溫過熱器管 | 溫度≤550℃的蒸汽管道 |
?注?:
- Grade C的碳含量(0.35%)顯著高于15CrMoG,但力學性能更接近鉻鉬鋼;
- 15CrMoG因含Cr、Mo元素,?高溫強度優于Grade C,適用于更高溫度工況。
三、關鍵差異說明
-
?成分差異?:
- Grade A-1的錳含量上限(0.93%)高于20G(0.65%)?,但實際生產控制范圍接近。
- Grade C不含合金元素,而15CrMoG需添加Cr、Mo提升熱強性。
-
?性能差距?:
- Grade C的屈服強度(≥275 MPa)?低于15CrMoG(≥295 MPa)?,高溫服役時優先選用15CrMoG。
- ?20G的長期使用溫度上限(450℃)低于Grade C(480℃)?,因Grade C碳含量更高。
-
?等效性限制?:
- ?無完全等同牌號?!中國標準更強調合金化設計,ASTM Grade C依賴碳含量提強。
- 替代需重新計算承壓能力,尤其高溫部件需驗證持久強度。
四、應用建議
-
?Grade A-1 → 20G?:
- 適用于450℃以下鍋爐省煤器、低溫過熱器等非高溫部件。
- 注意:20G的P、S控制更嚴(均≤0.025%),采購時需明確純凈度要求。
-
?Grade C → 15CrMoG?:
- ?首選用于480–550℃過熱器,但需評估高溫蠕變性能;
- 若設計溫度≤480℃且承壓要求不高,可接受Grade C直接代用(需設計方批準)。
?特別提示?:涉及ASME或GB壓力容器規范時,?材料代用需通過書面技術評審?(如按NB/T 47010執行)。
總結
ASTM鋼號 | 最接近中國牌號 | 適用場景 | 代用風險等級 |
---|---|---|---|
?Grade A-1? | 20G (GB/T 5310) | 低溫鍋爐管(≤450℃) | ★★☆☆☆ |
?Grade C? | 15CrMoG (GB/T 5310) | 短時中溫過熱器(≤480℃) | ★★★☆☆ |
?建議?:嚴格工況下優先選用中國牌號(20G/15CrMoG),若采購ASTM材料需提供材料性能證明并重新核算設計壽命。
評論一下吧
取消回復